漢賦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重要文體是漢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。漢賦發(fā)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代表作品。
1 第一階段(前200年至前180年):
漢賦的第一階段是前200年至前180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張衡的
《東京賦》
,、曹植的
《洛神賦》
等。這些作品表現(xiàn)出漢賦早期的清新自然,、抒情寫意的風格也標志著漢賦開始向形式化,、專業(yè)化的方向發(fā)展。
2 第二階段(公元180年至公元220年):
漢賦的第二階段是公元180年至公元220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司馬遷的
《史記》
,、班固的
《漢書》
等,。這些作品以歷史為題材表現(xiàn)出對歷史事實的客觀描寫和深刻的思想內(nèi)涵標志著漢賦開始向歷史化、客觀化的方向發(fā)展,。
3 第三階段(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):
漢賦的第三階段是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杜牧的
《赤壁賦》
,、蘇軾的
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
等。這些作品表現(xiàn)出漢賦晚期的豪放派風格標志著漢賦開始向個性化,、形式化的方向發(fā)展,。
4 第四階段(公元280年至公元360年):
漢賦的第四階段是公元280年至公元360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劉禹錫的
《陋室銘》
、王勃的
《滕王閣序》
等,。這些作品表現(xiàn)出漢賦晚期的深邃派風格標志著漢賦開始向抽象化,、象征性的方向發(fā)展。